新闻资讯
近日,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正式公示了第二批科技创新平台拟支持建设名单。由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同济大学、中建八局新型建造工程有限公司、中建科工集团(上海)建设有限公司、上海同济绿建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申报的
新型韧性建筑工业化工程技术
创新中心
成功入选!
该平台聚焦建筑工业化与韧性安全两大核心方向,致力于推动上海市在智能建造、低碳发展、城市防灾减灾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平台定位与方向
“新型韧性建筑工业化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将重点开展以下研究与转化工作:
新型工业化结构体系研发:包括新型工业化结构体系与材料应用、模块化建筑策略、多功能一体化部件、韧性设计体系和韧性材料等;
智能化技术研究:包括BIM技术应用、高效能优化技术、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智能化监测防灾技术等;
综合指标评价标准建立:包括韧性指标、碳排放指标、能耗指标等多维度综合性能评价体系;
该平台旨在通过工程实践带动理论发展和标准制定,推动技术标准的完善和产业化应用,形成标准化、体系化、产业化的集成技术库,系统性指导未来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的研发和实践。
🤝 联合单位优势互补
作为联合申报单位之一,公司凭借在装配式建筑技术转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工程应用实践等方面的丰富经验,为该平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产业化保障。
公司依托同济大学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钢结构、智能建造、低碳技术等领域积累了多项核心专利与标准成果,曾参与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并与中建、中电建、中国中车等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 展望未来
该平台的建立,将进一步加强各单位之间的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助力上海市乃至全国在建筑工业化、韧性城市、智能建造等领域的技术升级与产业推广。
公司将继续发挥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优势,推动创新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该平台聚焦建筑工业化与韧性安全两大核心方向,致力于推动上海市在智能建造、低碳发展、城市防灾减灾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平台定位与方向
“新型韧性建筑工业化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将重点开展以下研究与转化工作:
新型工业化结构体系研发:包括新型工业化结构体系与材料应用、模块化建筑策略、多功能一体化部件、韧性设计体系和韧性材料等;
智能化技术研究:包括BIM技术应用、高效能优化技术、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智能化监测防灾技术等;
综合指标评价标准建立:包括韧性指标、碳排放指标、能耗指标等多维度综合性能评价体系;
该平台旨在通过工程实践带动理论发展和标准制定,推动技术标准的完善和产业化应用,形成标准化、体系化、产业化的集成技术库,系统性指导未来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的研发和实践。
🤝 联合单位优势互补
作为联合申报单位之一,公司凭借在装配式建筑技术转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工程应用实践等方面的丰富经验,为该平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产业化保障。
公司依托同济大学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钢结构、智能建造、低碳技术等领域积累了多项核心专利与标准成果,曾参与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并与中建、中电建、中国中车等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 展望未来
该平台的建立,将进一步加强各单位之间的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助力上海市乃至全国在建筑工业化、韧性城市、智能建造等领域的技术升级与产业推广。
公司将继续发挥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优势,推动创新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公示详情: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综合楼2014室 021-65982378
上海同济绿建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E-mail:prefab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6020634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869号]